首页】- 关于崔堡 - 崔堡简介
崔堡简介
 
    崔堡村曹甸集镇西南,大溪河、陆庄排贯穿东西、南北。全村现有村民小组8个,608,2091,耕地面积2423亩,2016年实现集体收入62万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2.7万元。工业方面,崔堡村得益于镇工业园区的发展南扩,村内不少人在园区工厂务工,有的从事教玩具销售,还有头脑活络的办起了玩具公司,像康乐、永吉、源涛;还有一些木制品加工小作坊。农业方面,我们全村2400多亩的耕地全部流转到大户、家庭农场手中,实现规模种植经营,农民每年拿租金,并且有时间到工厂上班,增加了农民的收入。崔堡村近年先后获批全县首批“江苏省三星级康居乡村”、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、江苏省卫生村、江苏省生态村、扬州市五项能力建设百强村、宝应县文明村等等。
    崔堡历史悠久,1944年,本村先贤王宗筠老先生在其79岁高龄时,怀着“沧桑之戚,今昔之感”写出《崔堡小志》,据1944年《崔堡小志》记载,崔堡在唐朝时即有人居住,清乾嘉时代(1736——1821年),崔堡大庄子约有居民200户,到清末民初,增加至300户左右,2000余人。1364年,吴王实行移民政策,金陵王彦中迁居崔堡,两年后,苏州阊门王正一又被赶散此地,王彦中和王正一虽同为王姓,但不同宗,前者为“南王”,后者为“北王”,到清代,便有“崔堡十三王”之说。崔堡历来有崇文重教的传统,仅明清时期,就出举人4人,秀才38人,因而有着“崔堡举人村,王氏才子多”之盛誉而名闻遐迩。清光绪33年(1907年),崔堡就设有县立小学,当时的办学宗旨是“开发民智、富国强民、免遭欺凌”。民国7年(1918年),又改为“淮安县崔堡小学”,1939年,江苏省教育厅将县立乡村师范学校、淮安县立中学迁至崔堡,后因日寇扫荡解散。
    从崔堡走出的能人贤士众多,仅近代就有原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王力、南京军区某部政委郝名喜、江苏省柔道总教练王诒坚等等。建国后,教师86人,医生46人,更难能可贵的是,从崔堡走出去的有许多参加北伐战争、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、抗美援朝、对越反击战等不同时期的英雄人物,这些在小志中都有事迹介绍,还有不少崔堡籍人士还当选过全国、省市、县的人大代表。
    2009年、2012年,先后两版《曹甸镇志》发行,我们看到了曹甸悠久的历史、深厚的底蕴、众多的贤士,成为了全县第二轮修志乡镇志的标杆。崔堡村老同志阅读之后,又想想崔堡的人文,萌生了续写《崔堡小志》的想法。由于王宗筠老先生写的村志到1944年,这次他们是从1944年之后续写,年代久远,内容搜集难度较大,他们克服重重困难,完成了25万字左右的初稿,实在不容易。在整理编纂的过程中,镇党委政府对《崔堡小志》的编写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和指导,孙书记亲自为小志写了序;今天又很荣幸的迎来了档案局王局长带队的专家组莅临崔堡,指导小志评审工作,请各位专家提出宝贵的意见,帮助我们进一步完善!
版权所有:扬州市宝应县曹甸镇崔堡村  【后台入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