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 首 页 】-- 太平南村简介 - 太平南村简介
太平南村简介

 

      太平村位于氾水镇东北角,东临小官庄镇诚忠村,南临郎儿村,西接江宝村,北靠龙河村,有6个生产小组,农户368户,总人口1442人,农业面积2501亩。村支部共有党员56人。太平村形成于民国的太平庄,当时称太平堡,区域包括现郎儿村的大部。现郎儿村仍有太平庄地名,解放后成为太平乡,后逐步形成现在的太平村,文革期间成为丰产大队。1981年更名为太平大队,后成为太平村。2000年与柴沟村合并,沿用太平村名至今。
      郎儿河:原郎儿河沿村穿境,一直到1970年,这条河是本村出行及运输的重要通道。记得那时百舸争流,船工的号子,煞是好听,人们在淘米、洗菜、洗衣服,一派祥和的农村气象。为了河南河北的人通行方便,在约5公里的路程建了三座桥,分别是太平桥、平安桥、安乐桥。其中太平桥、平安桥均在本村境内。传说在清朝年间有一文人坐船,沿河而下在经过“三桥”之后,诗兴大发写下了“太平平安安乐桥九里三桥”的上联,结果他本人也对不出工整的下联。百余年来,虽有文人绞尽脑汁,但至今没有人对出工整的下联。太平桥当时设码头、商店、澡堂子、卖肉的、水产品等,十分繁荣。
      刘伯荣:国民党最后一任宝应县县长,是黄埔军校学员,据说和陈毅元帅是同窗。由于他持有一臣不得二主的观点,对共产党先攻击,后镇压,但本村人对他的剿匪的功绩有口称颂,现在上了岁数的老人谈起来仍然津津乐道。当时宝应湖匪患十分严重,买通官府为所欲为,百姓怨声载道,但敢怒不敢言。刘伯荣上任后,亲自上阵,用两年多的时间,彻底解决了匪患。
      大云庵:据传大云庵刚开始时只有两间小房,后来有当地的几个有钱的富人筹集一些钱,扩大了规模,砌了个大殿,就在砌大殿上梁时,就是上不上去,就在这时,突然天空起了一阵乌云,然后这个梁一下就担上去了,从此以后这个庵就叫大云庵了。在1940年时大云庵进一步扩大,又砌了东西厢房。后在文革期间,把主殿和西厢房拆掉了,还烧掉了大部分的菩萨,残存的东厢房也在1985年拆除了。
版权所有:宝应县氾水镇太平南村   【后台入口